新型城镇化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
2024-01-22分类号:X321;X52;F299.21
【部门】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在解析城镇化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006—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淮河生态经济带综合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均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城镇化先抑制、达到一定阈值后转为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在2014年皆达到拐点值,而综合城镇化水平尚未达到拐点值,需要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3)淮河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倒“U”型溢出效应,同时,在当前研究期内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负向外溢效应。论文为深入解析城镇化与水资源互动关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深化新型城镇化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城镇化 水生态文明 “U”型曲线 空间杜宾模型 淮河生态经济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34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L103)~~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