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空间网络及其隐含碳排放研究

2024-02-23分类号:X322;F127

【作者】杨子涵   彭宝玉   孙君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间经济往来密切,其中蕴含着产业链的分工和隐含碳排放的流动,从而影响区域的功能协同和碳排放责任明晰。论文采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空间网络,考察京津冀地区间产业联系及其隐含碳排放流动关系,并分析了隐含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和地区,以期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和“双碳”目标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存在有分工、缺协同、产业空间联系和隐含碳流动对重工业依赖性较强的特征。建筑领域产业链和机械设备制造产业链等重工业产业链是地区间产业联系的主要路径。(2)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生产环节薄弱。核心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产出占比始终高于中游,制造业至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网络联系薄弱。(3)从隐含碳排放的空间格局看,北京和河北分别是京津冀地区流入和流出隐含碳排放最多的省份,天津隐含碳排放流出量占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深化产业链空间融合、率先开展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链空间网络  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法  京津冀地区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40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7)~~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