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转向
2024-02-26分类号:D633;G41
【部门】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空间的浮现及课程空间的建构为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建构文化符号与外部环境联动的实践空间、知识体系有机联结的认知空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体验空间。然而,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文化符号内外环境系统的空间割裂、知识体系的空间“碎片化”以及实践方式缺乏空间体验的问题。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转向应遵循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着眼完整深刻的共同体“课程绘图”,增强学校课程的空间意义;聚焦多元文化的交叠共生,提高学校课程的空间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校课程的空间体验。
【关键词】空间 课程空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课程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育德的知识社会学机理与实现策略”(项目编号:BHA230128)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