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与世界美好相遇——基于海德格尔“本源之思”的教育美学诠释
2023-12-25分类号:G610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回归本源的思路,即追溯和还原教育的本质之源。从本源意义来看,教育担负着尊重、发现、彰显生命存在的重要责任。但人们却在追求更高远教育目标的途中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二者的关系,习惯地栖居于由暂时确定的“存在者”建造的大厦,而忽视儿童的存在。诚如海德格尔所主张的“回到生命本身”,教育的本源即指向儿童与世界相遇的生命发生过程。相遇性的世界并非面向被观看的对象,而是以一种浑然的置身性与儿童共同构成“活的事件”。教育中的本源性相遇意味着构建起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也意味着直面教育生活的多重可能。儿童与世界的相遇视角奠定了“领会自身”“面向操劳”“共在共长”等教育生长点。教育者应积极投身于儿童与世界美好相遇的本源性行动,还原儿童的“活的体验”,守护儿童的运思勇气,欣赏儿童的诗意置造,让儿童在相遇中体验、思考和创造美好。
【关键词】教育的本源 海德格尔 儿童与世界 存在 教育美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五育融合背景下美育以美培元的实践路径探析”(课题编号:CLA210282)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