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症青主要危害因子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3-12-28分类号:S435.651
【部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农垦龙亢农场 界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为了明确大豆症青对大豆产量的具体影响,针对导致大豆症青的主要危害因子,设置不同的处理,筛选鉴定65份大豆品种(系)的抗性,分析不同大豆症青危害因子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症青危害因子的抗性程度具有差异,T2处理的症青敏感品种(系)数最少,有53份,占总数的81.54%;T4处理的症青敏感品种数最多,有58份,占总数的89.23%。T4和T5复合危害因子处理的平均症青率较对照增加的幅度(263.87%~281.57%)比单个危害因子的幅度大(117.82%~151.58%)。大豆症青不同危害因子的处理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7个主要农艺性状中,主茎节数的5个处理变化幅度均最小,平均降幅为7.71%,单株症青荚数的变化幅度均最大,平均增幅为83.52%;从损失率来看,3个产量相关性状中,百粒质量的5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其损失率均最小,平均损失率为8.70%,单株粒质量的5个处理损失率均最大,平均损失率为52.51%。综上,研究明确了大豆症青不同危害因子的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对单株粒质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大豆 症青 产量 危害因子 农艺性状
【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04a06020034);;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人才项目(QNYC-201909);;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07)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