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寡尤患不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影响村民社会交往?
2024-03-10分类号:D422.6;C912.3;F321.32
【部门】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实现公平享益是村民和谐、村庄善治的重要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诱导“效率导向下的公平实现”,从而成为维护村庄经济社会交往秩序的基础性力量。本文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农民社会交往”的分析框架,揭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维护村社和谐、密切村民交往的实现逻辑,阐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将激励村社农民开展密切的社交活动和人情往来,维护村民和谐,促进村庄善治。机理分析发现,集体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收入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从而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进一步证据表明,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村社成员增收和享益公平,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构建起村社和谐稳定的经济享益基础与分配格局,而且能够繁荣村社志愿服务和组织参与,协调治理体系,保障村社和谐稳定。本文强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能够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能够促进村庄善治。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村庄社会交往 社会和谐 乡村善治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产权机理与实现机制研究”(2022AH05085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权制度改革进程中农民家庭的教育选择研究:效应、机制与检验”(2308085QG238)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