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385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表型评价

2024-01-26分类号:S566.1

【作者】李贵龙   何浩宁   匡博文   罗灵   蒋正杰   玉明茂   杨细平
【部门】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目的】对比385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特征,为挖掘和利用适应广西蔗区的优良甘蔗种质资源及选育适应性强的甘蔗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桶栽方式种植385份来源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和台湾及美国的甘蔗种质资源,在甘蔗成熟期早期对有效茎数、茎径、叶长、叶宽和锤度等5个重要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差异分析及相关分析,综合评价其表型性状表现,筛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良甘蔗种质资源。【结果】不同地区来源的甘蔗种质在5个表型性状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演进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广东和云南及美国甘蔗种质的锤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世代4或世代5达到最高值;我国广西和云南及美国甘蔗种质的叶长都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叶长与锤度、有效茎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而与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下同);叶宽与叶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锤度与有效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茎径呈显著负相关。根据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365份甘蔗种质材料分为11个类群,其中,桂糖23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4号等14份甘蔗种质被划分为第Ⅴ类群,在锤度、茎径和有效茎数等表型性状上的综合表现远优于其他类群。【结论】供试的385种甘蔗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基础,叶片性状和产糖量构成因素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产糖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共筛选出14份早熟甘蔗种质,包括桂糖23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4号等。
【关键词】甘蔗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039);;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22117002);;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19);; 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59324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