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弘扬路径
2024-01-23分类号:D261
【部门】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斗争精神是斗争主体在斗争实践中,在把握斗争规律的基础上生成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既是应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需要,也内蕴于马克思主义斗争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斗争基因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实践之中,是党过去能够成功、未来继续成功的关键要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具有新的科学内涵: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斗争宗旨;善作善成、讲求实效的斗争策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斗争意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姿态。理性审视斗争及斗争精神,要明确斗争不是感性冲动,而是理性实践;斗争不是谋私独斗,而是团结奋斗;斗争不是被动作为,而是担当有为。新时代新征程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赓续精神血脉、把握历史主动、强化实践锻炼来砥砺和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能力和本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斗争精神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听叙事体系建构研究”(23KSC0275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视听叙事策略研究”(22YJC710044);;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化传播研究”(2023ZSD002)
【所属期刊栏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