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分析——基于2014—2020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调查

2024-01-10分类号:F49;F832;F323.6

【作者】孙倩   王秀东   问锦尚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金融支持。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和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含有内生变量的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升了农户获得正规渠道贷款的可能性,尤其促进了中高收入群体以及较高受教育程度农户获得正规渠道贷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低收入和低文化水平农户的非正规渠道贷款可得性。第二,二级指数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三级指数支付、保险和投资对正规渠道贷款可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货币基金、信贷、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明显不足,对于缓解农户面临金融排斥的作用有限。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制度建设,推进政府协同金融机构联合创新;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构建全方位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针对不同特征农户群体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加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与金融教育。
【关键词】农户家庭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贷款可得性
【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农业宏观战略研究”(10-IAED-08-202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农科英才领军人才”(10-IAED-RC-04-2023)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