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4-01-25分类号:F326.11;F323.211
【部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目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而如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现“藏粮于地”的关键所在。【方法】本文基于2005—2020年的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正向影响,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实施效果在粮食主产区更明显,在南方地区也表现较强,而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却较弱。此外,相比玉米而言,政策对水稻和小麦生产能力提升作用更好。(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土地流转以及耕地复种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结论】建议加大粮食主产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重视农田水利灌排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强化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工作,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单产 连续型DID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63012);;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YJ12;20190419);; 江西财经大学第十八届学生科研课题项目(20231015112507556)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