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发展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2024-01-18分类号:F49;F249.24
【部门】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大数据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逻辑,并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来检验大数据发展对中国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结果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约束更高的企业以及高新技术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大数据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大数据发展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增加数字化资产投入,挤出了劳动投入,进而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关键词】大数据 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技术进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22JD790074);; 浙江省自然科学项目“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需求冲击与企业出口行为和绩效”(LZ23G0200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