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文化的共生意蕴与学校教育传承机制构建
2023-12-19分类号:G122;G527
【部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桂林渔鼓作为历史悠久的地域性文化资源,是以桂柳方言进行说唱的优秀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曲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历史记忆,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共生、人与社会共生、人与文化共生的深刻内涵。渔鼓文化作为桂林人民的文化图腾,其共生内涵贯穿于渔鼓制作、渔鼓表演和渔鼓鉴赏的始终。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由于社会结构变迁,渔鼓文化逐渐失去传承的传统场域;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传媒的渗透和共生内涵的遮蔽,渔鼓文化日渐式微。因此,桂林渔鼓文化如果要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彰显自身的共生文化内涵,而且需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来加以实施,主要措施包括确立桂林渔鼓文化传承的共生教育理念、开发桂林渔鼓文化的共生校本课程、实施桂林渔鼓文化的共生教学。
【关键词】渔鼓文化 共生 学校教育 文化传承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学校场域中的共生教育研究”(项目编号:CAA190242)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