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脱实向虚”与金融风险——类金融机构角度的新解释
2023-12-18分类号:F832;F279.2
【部门】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摘要】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引致部分领域出现一定程度“脱实向虚”的背景下,由于存在规模或关联性特征,一些金融化的企业已成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企业金融化的内在特质出发,将金融化企业视为类金融机构乃至系统重要性机构,结合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特征,对经济“脱实向虚”引发金融风险进行诠释。利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首先,企业金融化与其边际风险贡献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该特征仅存在于短期金融资产配置之中。其次,就规模与关联性两个系统重要性指标而言,短期金融资产的最优配置存在异质性。规模越大、同省同行业金融化水平越低的企业增持短期金融资产,越会加剧金融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一方面通过提高自身股价的内在脆弱性,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从而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模仿同群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增大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而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章研究表明,将过度金融化企业纳入风险监管、避免盲目模仿同群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有助于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金融化 边际风险贡献 期限结构 内在脆弱性 关联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低碳转型目标下搁浅资产风险传导与最优监管机制研究”(23BJL023)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现代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