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洋产业的城市创新网络特征及邻近性分析
2024-02-10分类号:P74
【部门】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基于2000—2020年海洋产业合作申请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城市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空间格局和邻近性机理。结果表明:(1)拓扑结构方面,2000年和2001年城市创新网络不具备无标度网络特征;2002—2020年,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间合作增加,网络以2011年为分界点由松散转为集聚阶段。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性逐渐明显,并由“双核心”结构逐渐发育为以北京为单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2)空间格局方面,核心城市和中介城市均表现出区域性特征,主要集聚在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城市创新网络形成了以三角结构为支撑的四边形空间格局。(3)城市专利合作由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扩展,但海洋产业的科技创新主要依靠深圳、青岛、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城市和北京、武汉等少部分内陆城市。(4)社会邻近性对城市创新网络的解释力最高,地理距离对城市合作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弱,不同邻近因子间均存在非线性增强的两两交互作用。
【关键词】海洋产业 合作专利 社会网络分析 地理探测器 多维邻近性 城市创新网络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90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1112);; 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XLYC2007174)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