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外源氮和硅添加对毛竹植硅体碳的影响

2024-02-20分类号:S795.7

【作者】杨杰
【部门】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明植硅体和植硅体碳的形成对外源氮和硅的响应,开展外源氮和硅添加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植硅体碳碳汇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期为竹林碳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氮[尿素:0(N_0)、250(N_1)、500(N_2)mg·kg~(-1)]和硅[硅酸钠:0(Si_0)、75(Si_1)、150(Si_2) mg·kg~(-1)]二因素三水平正交栽培试验,采集毛竹叶、枝、秆、篼和凋落物样品,分析不同处理不同器官植硅体碳质量分数。【结果】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毛竹不同器官及凋落物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处理叶、枝、秆、篼及凋落物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分别为3.15~4.68、2.10~3.47、0.30~1.18、1.09~2.15和3.21~4.63 g·kg~(-1),均表现为N_2Si_2处理植硅体碳质量分数最高,N_0Si_0处理的植硅体碳质量分数最低。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毛竹秆的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在N_0Si_1和N_0Si_0处理分别与N_2Si_2处理间达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硅体碳与硅质量分数之间及植硅体碳与植硅体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81 8和0.463 2。植硅体碳与碳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2=0.318 3,P<0.01)。【结论】外源氮添加有助于毛竹对硅的吸收和有机物质的积累,外源硅添加有助于毛竹植硅体和植硅体碳质量分数的增加以及植硅体碳占碳比例的提高。图1表9参36
【关键词】毛竹  硅  氮  植硅体碳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01091)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