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人学意涵

2024-01-25分类号:B038;D61;X24

【作者】杜仕菊   叶晓宣
【部门】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我国不断发展的实践所提出的重要命题,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涵。“现实的人”是其价值起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展现了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生态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关注。人的主体性发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现因素,包括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和主体自为性三个方面。其中主体能动性侧重于指人具有改造自然的意识;主体自主性侧重于指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主体自为性侧重于指人能根据目的对自然进行改造。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通过满足人所需的物质条件、生态场域和精神享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维度的鲜明特征,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宰”的固化逻辑,彰显对人的现实关切和终极关怀,闪烁着耀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光芒,充分展现人民群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利益主体、实践主体、享有主体和评判主体,为建设真正属人的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学  现实的人  人的主体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