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生态文明发展差距测度、来源分解及形成机理——基于重大国家战略区域视角的考察
2024-03-01分类号:X321;F124.5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统筹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在利用“VHSD-EM”模型评价2010—2021年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QAP方法探究了生态文明发展差距的来源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差距均显著,粤港澳水平最高,黄河流域处于较低水平;(2)总体差距的主要空间来源是区域间差距,主要结构来源是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差距;(3)QAP回归显示,从内源视角看,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差距、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差距、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差距、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差距以及制度健全保障差距对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差距的作用强度依次降低;从外源视角看,数字鸿沟、对外开放差距、市场化差距是影响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全面协同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目标 生态文明 区域差距 结构分解 QAP 重大国家战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生产率效应及其增强路径研究”(19YJA790005),项目负责人:邓宗兵;;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农户视角的重庆农村基本公务水平提升研究”(2021NDYB058),项目负责人:邓宗兵;;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生产率效应及其增进研究”(SWU2009221),项目负责人:邓宗兵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