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残者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
2023-12-15分类号:C913.69;B848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
【摘要】肢残者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提升其就业能力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兴技术和新的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工作自信心和工作效率。为探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就业能力问卷对342名肢残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肢残者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就业能力两两正相关;(2)除直接路径外,自我效能感还可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对肢残者的就业能力产生影响;(3)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肢残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鉴于此,为了促进肢残者就业能力的提升,建议为肢残者设定可行目标和提供积极反馈,增强其自我效能感;重点完善肢残者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其社会支持力度;构建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肢残者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服务网络,提高其心理弹性。
【关键词】肢残者 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就业能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支持保障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70099);;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领航人才基金项目“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协作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LHRCTS23018)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特殊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