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背景下宅基地户内共有权的结构解析与功能实现
2024-01-24分类号:D923.2;D922.32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三权分置”改革加剧了农村宅基地权利结构的复杂性。其中,明晰宅基地户内共有权的结构与性质,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民财产权益的前提和基础。在身份与财产的双重作用下,宅基地户内共有权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即集体成员基于身份对宅基地形成利益期待性合有权,而对于地上房屋形成共同共有的财产关系。随着权能拓展的推进,“地合有-房共有”两个层次之间的张力增大,不仅影响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属性,也阻碍房屋财产性功能的实现。对此,应从“国家-集体-个体”等多个层次寻求化解之道。国家层的制度设计,应创设类型化的退出机制、区分外部主体基于房地一体原则所享有的宅基地占用权与集体成员基于身份的宅基地使用权。“集体-个体”层次要使个人权利突破集体和农户的限制,从而缩小身份依附与权利流转之间的张力,促进期待性利益向现实利益的顺利转化。
【关键词】“三权分置” 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占用权 户内共有 复合型共有
【基金】2022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农村政治学情境教学的田野思政社会化路径研究:基于五类情境实验的比较分析”(202209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