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个人信息安全挑战及敏捷治理
2024-01-13分类号:D922.16;D922.17;TP18;TP309
【部门】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秘密收集个人敏感数据,冲破“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的限制,或将使信息关联违法高发。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收集行为主动、收集内容全面、泛化能力强劲,对“知情同意”原则和“最小必要”原则带来严重挑战。宏观层面,我国现有民事法律无力于数据安全治理,刑事法律缺乏明确的违法计量标准,由行政法规挑起数据法治大梁。微观层面,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体系对被侵权人加以不合理的举证义务,司法救济路径单一,不利于权利救济。选择风险控制路径,从算法协议透明化、治理场景化和多方位协同化应对信息关联违法等方面展开制度构建,引入个人敏感数据单独监管制度和预防性公益诉讼制度破解该困局。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个人信息安全 敏捷治理 预防性公益诉讼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FX126);;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22-s543)
【所属期刊栏目】征信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