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MeEIN3.1基因克隆及其在采后生理性变质中的信号转导
2024-01-16分类号:S533
【部门】韶关学院广东省粤北食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摘要】【目的】ethylene insensitive 3/ethylene insensitive-like 1(EIN3/EIL1)是乙烯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克隆并分析其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 PPD)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可以为深入研究乙烯信号在木薯块根PPD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从木薯栽培品种SC8中克隆得到了木薯MeEIN3.1基因,然后对MeEIN3.1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构域、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对MeEIN3.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酵母双杂交技术对MeEIN3.1基因在木薯块根PPD过程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下游互作转录因子进行分析。【结果】MeEIN3.1基因的长度为1 452 bp,编码483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和分子质量分别为5.08和55.12 ku,氨基酸序列包含7个EIN3/EIL1结构域,和橡胶HbEIN3-like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为69.35%。MeEIN3.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木薯块根的PPD过程中MeEIN3.1基因的表达量和对照0 h相比,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即MeEIN3.1基因的表达受到PPD过程的诱导。另外,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MeEIN3.1能够与MeERF1.2和MeERF1.3产生互作。【结论】MeEIN3.1基因的表达在采后过程中受到诱导,推测其通过下游转录因子MeERF1.2和MeERF1.3进行乙烯信号转导来参与木薯块根的PPD过程。
【关键词】木薯 乙烯 EIN 活性氧 采后生理性变质
【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A1515011236,2023A1515010336);;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MS098,322MS12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52022027);;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2022ZDZX4047);; 韶关学院重点项目(SZ2022KJ05);韶关学院博士启动项目(990006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537);; 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ycxcy2022089)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