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来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证据
2024-01-23分类号:X22;F542.8
【部门】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摘要】了解公路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重庆和成都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余协调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双核”周围;公路密度与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人口密度为负相关,而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都呈正相关;长期来看,公路密度的增加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依然显著,且呈现边际效用递增的趋势;当公路密度小于2.043时,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118,而公路密度超过2.043时,影响系数则增加到0.144,说明公路密度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地应长期重视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响应国家路网建设,差异化制定投资发展规划,推动交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公路基础设施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基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JY223);; 2023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3NSCQ-MSX0046)
【所属期刊栏目】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