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生态网络构建——以合肥市为例
2023-12-15分类号:X826;TU98
【部门】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引起的生态问题,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造成威胁,构建生态网络可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发挥。本文以合肥市为例,基于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构建生态网络,并提出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合肥市生态源地主要由林地、水体构成,面积共1 035.41 km2,主要分布于浮槎山、巢湖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地区。空间上源地中部分布较为密集,南部稀少且面积相对较小。(2)合肥市生态廊道共55条,总长度为2 243.37 km,其中重要生态廊道8条,总长为523.64 km。生态廊道整体呈东密南疏的空间分布特征。(3)结合研究结果及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提出建立“一核多点三区”的生态安全保护格局,通过核心保护、分区管控等措施优化生态网络的建设,研究可为合肥市国土空间整治及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MCR模型 生态网络 调控策略
【基金】2021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jyxm028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21A0344);;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项目(2022AH030030);; 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022AH010021)
【所属期刊栏目】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