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家庭增收的作用机制——基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
2024-02-21分类号:F323;F49
【部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乡村振兴教研部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
【摘要】促进农村家庭增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关乎全社会共同富裕能否顺利实现。通过将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匹配,从微观视角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家庭增收的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家庭增收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收入构成上看,数字乡村发展显著增加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降低转移性收入。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增加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增加其经营性收入;通过加快农村资源变资产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地域、不同特征的农村家庭从数字乡村建设中获利各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村家庭、低收入农村家庭及高学历农村家庭增收效果越显著。因此,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加快农业农村数字技术应用,为农村家庭增收奠定数字化基础。
【关键词】数字乡村 农村家庭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经济发展与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22JJD790037);;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CXGCZD20220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系统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数字乡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机理与路径研究”(QSKY2023003)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