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马克思对蒲鲁东资本观的批判性超越及其当代价值

2024-03-15分类号:F014.39

【作者】王璐源
【部门】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蒲鲁东看来,资本是表征着平等关系的价值和产品,只是由于取息的贷放才使其具有了剥削性,只要取消贷放、消灭借贷资本就能恢复资本的平等本性并消除剥削。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剥削劳动即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价值增殖,乃是一切资本的普遍本性。为此,资本家必须与工人发生雇佣关系,后者作为一种单向度、不平等的权力-支配关系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把资本看作是一种“形式规定”,它由“物质规定”和“本质规定”耦合而成,前者指价值和产品等物质载体,后者则指雇佣关系这种独特的生产关系。把资本等同于价值和产品,表明蒲鲁东并不理解资本的本质规定和物质规定的区别;认为交换价值永远不会发展为资本,则表明他也不理解二者的联系。马克思对蒲鲁东资本观的批判性超越,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引。
【关键词】资本  形式规定  资本话语  蒲鲁东  马克思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KS004)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