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沟湾底播养殖青蛤与魁蚶的食物来源
2023-12-15分类号:S968.3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 崂山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底播养殖经济贝类青蛤(Cyclina sinensis)和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的食物来源,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桑沟湾贝类区与贝藻区中底播养殖青蛤和魁蚶的食物组成,分析了食物来源差异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青蛤和魁蚶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占比40.4%~79.6%),其次是浮游动物(13.3%~37.3%)。贝类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青蛤与魁蚶的食物贡献率存在区域性差异。贝类养殖区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青蛤的食物贡献率为2.7%(贝类生物沉积物2.0%,海带碎屑0.7%),对魁蚶的食物贡献率为10.3%(贝类生物沉积物7.4%,海带碎屑2.9%);贝藻养殖区青蛤为8.5%(贝类生物沉积物5.1%,海带碎屑3.4%),魁蚶为7.4%(贝类生物沉积物4.3%,海带碎屑2.1%)。(2)青蛤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绿藻门(占比达56.55%),其次是链形植物门(44.35%),魁蚶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绿藻门(47.27%),其次是脊索动物门(30.3%)。两种贝类胃含物中的真核生物组成主要是浮游植物,且主要来自于底层海水中,与稳定同位素结果一致。(3)在贝类区和贝藻区,筏式养殖产生的有机物(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魁蚶的贡献率高于青蛤;贝藻区海带碎屑对青蛤的贡献率高于魁蚶。从食源结构的角度比较分析,魁蚶和青蛤均可作为桑沟湾综合养殖区域的底播贝类,青蛤更适宜底播在有藻类养殖的区域。
【关键词】双壳贝类 食物来源 稳定同位素技术 高通量测序技术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616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607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U190621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QD03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022012);; 渔业科学数据基础性长期监测项目(2060302202202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