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改革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2024-01-30分类号:F832.51;D64;F275
【部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探究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社会信用体系改革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2)社会信用体系改革通过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提高企业信贷融资可得性以及盈利溢出效应等路径提升劳动收入份额;(3)社会信用体系改革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4)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的企业更加突出。本文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为社会信用体系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劳动收入份额 非正式制度 共同富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市公司精准扶贫行为的同群效应: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720020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资源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TD003);;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青年卓越人才支持计划”
【所属期刊栏目】证券市场导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