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鳇和施氏鲟生长差异群体肠道菌群特征
2023-12-18分类号:S965.215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省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及增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农村部鲟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洪山实验室
【摘要】同塘生长差异常常导致鲟养殖产量受损,而肠道菌群是影响鱼类生长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肠道菌群与鲟科鱼类个体生长差异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同批次繁育、同条件养殖的生长速率差异大于体重50%的达氏鳇(Huso dauricus)和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群体进行了肠道菌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达氏鳇和施氏鲟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在种属间及生长差异群体间均具有明显差异。其中,生长快速达氏鳇群体(LH)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67.0%),生长慢速达氏鳇群体(SH)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29.5%)和狭义梭菌属1 (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 54.2%);而生长快速施氏鲟群体(LA)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33.5%)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38.1%),生长中速施氏鲟群体(MA)肠道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42.6%)、狭义梭菌属1(14.3%)和鲸杆菌属(33.0%)。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梭菌科(Clostridiaceae)细菌是不同生长速率鲟肠道中的主要差异类群。综上可知,鲟科鱼类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具有种属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梭菌科细菌可能是影响鲟科鱼类生长速率的关键细菌类群。
【关键词】肠道菌群 生长速率 达氏鳇 施氏鲟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HSY202302YB);;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5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