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SSPs-RCPs耦合情景下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2023-12-15分类号:F323.211

【作者】谢臻   党昱譞   孔祥斌   林小睿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服务国家粮食永续安全目标,面向未来情景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数量和明确位置。研究方法:设定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代表性浓度路径(SSPs-RCPs)耦合情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模型,构建农业气候条件、地形和连片性、土壤环境健康、农田基础设施四维划定体系。研究结果:(1)2035年、2050年中国大陆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为591.37 kg/a和548.92 kg/a,粮食总需求量分别为8.54亿~8.90亿t、7.35亿~8.13亿t。(2)2035年全国粮食平均可实现生产潜力为(7 729.41±1 699.99)~(7 828.68±1 739.41) kg/hm~2,2050年为(8 126.89±1 828.73)~(8 661.90±2 100.90) kg/hm~2,其中水稻优势产区位于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小麦位于黄土高原区和黄淮海平原区,玉米位于黄淮海平原区。(3)2035年、2050年永久基本农田理论应保量分别为0.98亿~1.11亿hm~2、0.86亿~0.99亿hm~2,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份应保量最多。研究结论:遵循底线思维和择优划入原则,2035年将1.12亿hm~2的1—5级耕地、2050年将1.02亿hm~2的划入1—4级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即可满足我国粮食安全需求。
【关键词】永久基本农田  情景模拟  耕地保护  粮食可实现生产潜力  斑块划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28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96);;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课题(KY-030000-04-2023-023);;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20B1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