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侵染长林小蠹的致病性及侵染显微观察

2024-01-24分类号:S763.306.4

【作者】张瀚文   陈汝婷   许建娇   周俊华   石鹏   杨青山   韩俊   初奎   宇佳   迟德富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林业站  烟台市牟平区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筛选球孢白僵菌并探究其对长林小蠹幼虫和成虫的致病性,以及分析球孢白僵菌对长林小蠹幼虫和成虫的侵染过程。【方法】1)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所筛选菌株的品系;2)利用Excel2016软件计算累计校正死亡率,SPSS 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式和LC_(50);3)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球孢白僵菌侵染长林小蠹幼虫和成虫的过程。【结果】1)经鉴定,从长林小蠹僵虫虫体上分离纯化得到的是4株不同的球孢白僵菌(编号分别为Bbz1、Bbz2、Bbz3和Bbz4);2)对长林小蠹幼虫和成虫进行毒力测定,4株球孢白僵菌对长林小蠹幼虫和成虫毒力并不相同,其中,菌株Bbz4对幼虫的毒杀效果最好,接种7 d后,1×10~8孢子/m L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长林小蠹幼虫致死率达到100%,LC_(50)为3.68×10~5孢子/m L,对成虫毒杀效果最好的是菌株Bbz1,接种7 d后,1×10~8孢子/m L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长林小蠹成虫致死率达到100%,LC_(50)为3.27×10~6孢子/m L;3)使用菌株Bbz4和菌株Bbz1对长林小蠹幼虫和成虫的侵染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在接种0~12 h时,菌株分生孢子接触并附着在长林小蠹体表;接种18 h时,发现孢子萌发并产生芽管;接种36 h时,发现有菌丝向内穿透体壁的现象出现;接种72 h时,菌丝伸出体外;接种96~120 h时,整个虫体被菌丝覆盖。【结论】确定了从长林小蠹僵虫虫体上分离到的是4株不同球孢白僵菌,其中菌株Bbz4和Bbz1分别对长林小蠹幼虫和成虫致病性最强,并确定接种后不同时间节点上白僵菌的侵染进程。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  长林小蠹  扫描电镜  侵染过程  致病性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DF1400300)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