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人工智能将会“抢走”谁的工作?——异质劳动者的就业替代风险

2024-01-10分类号:F249.2;F49

【作者】孙望书   孙旭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摘要】人工智能及控制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对劳动者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当前国内研究大多以职业的人工智能替代风险作为测算对象,较少直接关注异质劳动者的人工智能就业替代风险。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方法,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选取劳动者个人特征、工作任务和从事职业特征三方面输入变量,运用机器学习模型测算每一劳动者个体的替代概率。依据个人特征将劳动者划分为12个异质性群体,对比分析异质劳动者群体的就业替代风险。结果表明:(1)我国处于低、中、高替代风险等级的劳动者份额依次为52.9%、24.2%和22.8%;(2)“使用互联网”工作任务、所从事职业的“学历要求”和“培训要求”三个变量对劳动者的替代风险影响较大;(3)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群体的平均替代概率较高,其中处于23~35岁劳动者的替代概率最低;(4)职业流动是化解劳动力市场总体替代风险的有效途径,但其效用对劳动者个体是非对称的;(5)部分高风险劳动者的替代风险倾向于固化,需警惕其替代风险转化为失业风险。
【关键词】人工智能  劳动者就业  人力资本水平  替代风险  工作任务方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驱动的职业流动模拟及2035年劳动力市场技能短缺状况预估研究”(22BTJ032)
【所属期刊栏目】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