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七星列岛产卵场保护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3-12-26分类号:S932.4

【作者】赵芃   蒋日进   印瑞   刘明智   龙翔宇   单晓鸾   张秋宏   郝辉擘   李齐群
【部门】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乳山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心  
【摘要】为了解七星列岛产卵场保护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8年4月、5月、11月和2019年4月、5月、11月使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6个航次的样品,分析该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群聚结构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6个航次共采集到鱼卵1490粒,仔稚鱼278尾,隶属于9目26科60种。鱼卵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等,仔稚鱼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鱼卵、仔稚鱼资源密度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调查海域的东部, 2019年较2018年增多。聚类分析和非参数多维标度分析(NMDS)排序结果显示,鱼卵和仔稚鱼群聚组成呈极显著差异(P=0.001),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划分特征。曼特尔检验(Manteltest)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显示,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与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保护区在建立初期对鱼类早期资源的补充和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该海域以小型鱼类和低经济价值鱼类为主,在现有渔业资源恢复措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重要经济种类的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产卵场保护区  鱼卵  仔稚鱼  种类组成  环境因子
【基金】浙江近海重要经济种产卵场调查与评价项目(HYS-CZ-202329);;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渔业资源调查项目(HYS-CZ-202314);;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LGN21C1900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