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10个新樟属植物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2024-01-03分类号:S792.23

【作者】陈文星   杨琳懿   唐军荣   李启少   李建运   宋钰
【部门】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物种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樟属树种间叶片性状的多样性差异,提高新樟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利用。【方法】采集了新樟属植物7个种10个样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外部形态、表皮、叶脉以及横切面等性状的定性和定量分研究,对其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16对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9对性状达到显著水平(P <0.05),叶片表型性状间关联性强。进一步进行叶片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可将20个叶片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89%,说明新樟树种叶片关联性状的进化方向存在差异。而后对10个新樟属植物个体的叶片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0时新樟树种的叶片性状聚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分别为新樟、6068新樟、沧江新樟、7683新樟、大果滇新樟、海南新樟、滇新樟、7751滇新樟;第二类群为川鄂新樟;第三类群为文山新樟,同时发现叶脉密度和气孔数目是区分不同类群的重要性状。【结论】新樟属树种叶片表型性状多样程度较高,叶片性状之间存在关联进化,可初步将10个新樟属植物分成3大类群,研究结果为新樟属进一步确定种间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樟  叶片性状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2260060);; 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202302AE090018)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