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2024-01-25分类号:X322;F592.7
【部门】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诊断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承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2个子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维度构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适应性评价模型、标准差椭圆及地理探测器,分析洞庭湖区2012—2021年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1)旅游产业指数呈现升—降—升变化趋势,生态环境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指数时空差异显著,呈现中部地区较低、四周地区较高的“盆地型”空间分布格局。2)近10年来适应性时空迁移趋势以东西方向为主导,空间离散程度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重心位于洞庭湖中部地区,集聚特征明显。3)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类型以低度适应为主,县域占比达41.18%,空间格局表现边缘地区>外围地区>中部地区的分布特征。4)旅游资源禀赋、政府调控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是驱动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时空演变的重要因素。【结论】洞庭湖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适应性较低,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突出。未来洞庭湖区旅游产业发展,应立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旅游产业 生态环境 适应性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洞庭湖区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AJ008);; 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023JJC048,XSP22YBC506)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