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及其时空异质特征——基于105个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2024-02-15分类号:F323.211
【部门】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关键环节。以安徽省105个县级行政单元作为核算单元,运用收益还原法核算耕地资源经济价值,采用动态度、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模型算法分析耕地资源价值时空异质特征,划分不同类型区域并提出差异调控策略。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相较于2015年增加17.75万元·hm~(-2),增长幅度29.57%,年增长幅度达到5.91%;核算单元耕地资源经济价值范围5.29~297.85万元·hm~(-2),均值98.28万元·hm~(-2),呈现皖北和皖南两侧向内部递增的空间格局;耕地资源经济价值Moran's I指数介于0.102与0.265之间,从2016年以后Moran's I指数持续上升且变化幅度逐渐减小,表明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空间集聚态势不断显著且相对稳定;“高-高”聚集区诸多分布于皖南和皖北地区,“低-低”聚集区以皖中地区为主;核密度分布曲线整体向右平移,进一步表明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划分为皖北提质增产型、皖中潜力挖掘型、皖西南维护发展型3个区域类型,针对每种类型提出耕地资源精准化保护和精细化管理策略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提升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及科学确定其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耕地资源 经济价值 时空异质 核算 安徽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003);; 安徽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2022-k-6);;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1A0155);; 安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364071)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