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区位比较优势的棉花生产集聚成因分析

2024-03-08分类号:F326.12;F224

【作者】郭莹   于博威   陈犇   聂凤英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棉花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植棉收益下滑和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加剧三大挑战。农业生产集聚是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棉花生产的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棉花生产区位集聚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运用集中度指数和区位熵指数,分析了建国以来棉花生产区位集聚变化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区域比较优势特征,基于2001-2021年省级层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水平、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对于棉花生产集聚产生的影响。[结果]机械化程度、灌溉水平、单产水平、市场需求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区域棉花生产集聚的正向直接效应显著,交通运输条件的负向直接影响显著。从间接效应看,除机械化率会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外,其他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总效应上看,灌溉水平、单产水平、临时收储政策、目标价格补贴和良种补贴对棉花生产集聚都产生了显著影响。[结论]科技进步、产业政策和上下游产业协同是影响棉花生产集聚的主要因素,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下游产业链、优化产业政策促进棉花生产适度规模集聚和合理布局,推动棉花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比较优势  棉花生产  集聚  成因  空间计量分析  高质量发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双循环’背景下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国别选择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21BGL15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