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季青岛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024-03-11分类号:S931.1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山东长岛近海渔业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摘要】为掌握青岛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青岛近岸海域2022年7―8月和11―12月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渔业资源密度及群落结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夏季捕获渔业生物92种,冬季捕获86种,总更替率为42.5%。夏季优势种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冬季优势种为戴氏赤虾、枪乌贼(Loligo spp.)、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和尖海龙(Syngnathus acus)。夏季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冬季,而丰富度指数(D)低于冬季。青岛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多样性处于正常水平,季节间水平结构和群落组成相对稳定。通过食物网拓扑结构分析发现,该海域渔业生物关键种为黄????(Lophius litulon)和戴氏赤虾,食物网结构相对稳定。夏、冬两季青岛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表现出较强的抗扰动能力。
【关键词】青岛近岸 群落结构 渔业生物 关键种 食物网拓扑结构
【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CXPT013);; 山东省泰山学者和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近岸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