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业政策支持下近期(2016-2020)黑龙江省大豆面积恢复时空动态研究

2024-02-29分类号:TU982.29;F326.12

【作者】王新高   时慧   张玮   陆苗   杨伦   孙晶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遥感重点实验室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目的]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变化、粮食贸易等国内外因素胁迫下,中国粮食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理清作物种植的空间格局和过程,可以为合理规划粮食生产、增强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黑龙江省是我国主粮产区,为了应对近年来大豆进口导致省内大豆种植锐减的影响,增强大豆自给率,在国家多项农业政策的支持下,省内发生了以大豆面积增加为主的种植结构变化。[方法] 为全面诊断种植结构变化的时空动态,基于遥感方法开展了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2016年和2020年的空间分布制图。在此基础上,通过转移矩阵、热点分析和多尺度移动窗口算法,梳理了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转变情况,识别了转变的热点区域,并评估了作物转换的格局和过程。[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0年作物制图总体精度为89%、94%;从2016到2020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由350 万公顷增加至430万公顷,增幅达23%,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东北部的大豆高产区域,表现为集中连片的玉米转换为大豆;同时,全省范围内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皆呈小幅下降趋势,且成无规律较为离散分布。[结论] 在相关政策影响下,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特别是省内大豆高产区域面积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大豆自给率的提升,增强了粮食安全,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时空动态分析  大豆  种植结构  移动窗口  热点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田减排约束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研究”(4227127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区农作物种植制度演替对土壤质量影响及其优化”(2023YFD150020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