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期间城市空间热环境特征及人群热舒适度评价研究——以重庆渝中区典型空间为例
2024-01-15分类号:TU984.113;TU119.4;X16
【部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针对高密度城市空间的高温热浪问题,以山地城市重庆的核心城区渝中区为例,对商业区、住区、山地公园、滨江公园3类4种典型城市功能空间进行一个热浪周期的实测,通过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等热环境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城市空间热环境特征;结合城市人群热舒适相关问卷调研,选取生理等效温度(PET)描述人体热感受,归纳城市空间高温热浪期间对人群热舒适的影响要素及规律,建立夏季室外热舒适度预测模型。显示:1)高温热浪期间热环境受城市空间要素影响且具有差异化特征,老旧住区受高温热浪影响严重,商业区紧随其后,公园绿地较好;2)室外热舒适度与空间要素紧密相关,PET、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与热感觉和热舒适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热感觉和热舒适呈显著正相关,空气温度和热辐射对热舒适度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与地表温度影响相对较小;3)合理的空间形态和遮阴规划、植被及水体设置、高蓄热性下垫面等设计要素可缓解高温热浪,降低热中性温度,提高热舒适性。研究结果为山地城市高温热浪形成机制探究及城市空间热环境优化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山地高密度城市 高温热浪 热环境 热舒适度 城市功能空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地高密度城市高温热浪灾害防控与管理机制研究”(19BGL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类型学方法及节能潜力研究——以重庆为例”(52078071)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