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城市用地结构与空气质量关联性研究——以粤闽浙三省市县为例

2024-02-15分类号:F301.2;X51

【作者】张虹   李超骕   曾献君
【部门】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  
【摘要】文章以粤闽浙三省204个市县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空气质量指数(AQI)时空分布特征,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城市形态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粤闽浙三省年空气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空气污染热点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北部、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空气质量较好的冷点主要在福建省东北部。(2)季节尺度上,AQI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3)回归模型显示:城市用地结构越均衡越能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对空气质量改善作用不明显;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市、县,空气质量越容易得到改善,且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效应优于县城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交通因子、建成区用地规模对空气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夏季高温将加剧空气污染;年最高温平均值、年降水总量、植被覆盖指数对空气质量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空气质量指数  时空特征  土地利用混合度  空间滞后模型(SLM)  市县空间
【基金】2021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信息化生活场景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与规划调控”(2021J011072);; 201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明清时期福建省海港城市人居环境空间比较研究”(FJ2019C009)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