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温度下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氮磷释放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化

2024-02-15分类号:S714

【作者】邹志广   张马啸   黄小艳   张新阳   李树斌   周丽丽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摘要】[目的 ]研究升温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C)、氮(N)、磷(P)释放规律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特征。[方法 ]收集中龄林(18年生)、成熟林(30年生)和过熟林(42年生)3个发育阶段的杉木凋落叶,设置25、30和35℃3个温度梯度进行室内模拟分解试验。[结果 ](1)在264 d的分解周期内,各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C、N、P残留率总体表现为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但不同元素残留率变化模式不同,C残留率表现为释放—富集—释放模式,N残留率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P残留率表现为释放—富集模式。(2)拟合模型结果表明,成熟林与过熟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周转期在35℃处理下比25℃处理分别缩短了34.4%和16.9%,P周转期分别缩短了38.4%和43.8%。(3)不同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 N:P比总体呈波动变化,C:P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杉木凋落叶C:N、C:P、 N:P比变幅分别为9.32~39.0、949~2 194、32.7~153,升温处理在凋落叶分解过程总体上增大了C:P、 N:P,降低了C:N比。[结论 ]温度升高能够缩短成熟林、过熟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的周转期,提高各发育阶段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P、 N:P,说明杉木凋落叶分解明显受P限制,建议根据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的生长需求,适当增加磷肥的施用。
【关键词】杉木  不同发育阶段  凋落叶  温度升高  碳氮磷含量  化学计量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86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11045);;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22FKJ30);; 福州市林业科技专项(榕财农(指)【2022】81号)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