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
2024-03-10分类号:F812.8;F832;F323
【部门】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摘要】基于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6—2020年省域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金融支农、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随区域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性;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间存在中介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发挥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支农则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作用中均存在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农业创新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AZD009)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