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
2024-02-15分类号:S763.38
【部门】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 ]昆虫生殖是种群维持与繁荣的重要手段,研究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系统及其精子结构,对于探究云南切梢小蠹的持续危害规律及其灾变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以云南切梢小蠹新羽化成虫(性未成熟)和蛀干前期成虫(性成熟)为研究对象,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雄性内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结果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由1对精巢、2对管状附腺、1对多管状腺体、1对储精囊、1对输精管和1根射精管组成,各组成器官在初孵时管壁纤薄,无色透明状;待性成熟后,管壁则明显增厚,精巢和多管状腺体呈橙黄色,而其它部分则为乳白色,储精囊内亦出现大量的精子。每个精子外形为线状,全长170.1±39.1μm,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头部似针状,长23.5±3.4μm,包括1个3层的顶体复合体和1个圆柱状的细胞核;尾部细长,由2个大小不等的线粒体衍生物、2个等大的管胞、1个壶嘴状的中心体衍生物和1个典型的9+9+2式轴丝组成,但各细胞器的形态高度分化,不对称,管胞、小线粒体衍生物、管胞、大线粒体衍生物向尾部末端方向则逐渐消失不见。[结论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的形态、组成以及精子超微结构与象虫科昆虫类似,特别是3层的顶体复合体、9+9+2式轴丝以及高度分化的尾部细胞器,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小蠹亚科的昆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而且可为深入理解云南切梢小蠹的受精生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昆虫生殖 云南切梢小蠹 精巢 精子结构 电子显微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213);;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2302AE090017);;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101AS070009; 2018FG001-010);;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项目“青年拔尖人才”(YNWR-QNBJ-2018-131)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