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生成机理、评价及对策——基于生态视角的区域创新新解释
2024-02-27分类号:F124.3
【部门】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协同创新。在新时期,区域协同创新呈现共生演化的特征。借鉴生态学理论构建“态”—“势”—“流”的三维度创新生态位区域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和综合评价体系,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协同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市间发展差距较大。系统创新态、创新势和创新流呈现波动性增长,其中创新流对系统协同创新的贡献较小。京津冀协同创新模式经历了从单利共生向差异互利共生的演进过程,当前处于差异互利共生向均衡互利共生的演化阶段。应进一步巩固协同创新基础,聚焦三地间价值共创,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溢出效应。同时,应加快建设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致力于建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增长新引擎。
【关键词】“态”—“势”—“流” 创新生态理论 协同创新 形成机制 综合评价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JZD028)——“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专项资金项目(ZX2022103)——“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评估、模拟与设计”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