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负担的差异性应对及其情境逻辑——基于T镇的田野考察
2024-03-28分类号:D630
【部门】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面对激增的任务与职责,基层干部并非被动承压或是一味逃避,而是在有限资源约束下选择性地分配精力资源、应对负担。借鉴组织平衡理论,从“行为可见性”和“行动效能”维度建立基层干部负担差异性认知与应对的分类框架,可分出忠诚——自主加码、准退出——弱化参与、呼吁——避责加压和混合——自我调适四种理想类型。基于T镇的田野研究表明,行动效能和行为可见性越高,贡献越容易获得组织认可,基层干部越愿意提升努力水平以适配更高任务要求(忠诚);行动效能不变而行为可见性越低,贡献难以被组织识别和认可,干部可能会维持既有努力不变、消极应对(准退出)。行为可见性并非越高越好,当行动效能较低时,基层干部更容易暴露在问责风险中而采取自我加压和
【关键词】基层负担 行为可见性 差异性应对 基层治理
【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基层官员避责行为的致因机理与治理策略:基于多方非合作博弈的视角”(项目编号:72174174)
【所属期刊栏目】求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