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饲用玉米氮素分配与根系特征对不同生物炭施加深度的响应

2024-01-15分类号:S548

【作者】陈泽林   林逸帆   陈国豪   刘琪琪   刘鹏   张志新   何学青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摘要】施用氮肥是当前饲草生产中提高产量的主要方式,而过量施氮会增加养分淋溶,产生环境问题。生物炭近年来已被用作新型土壤改良剂来缓/控释氮肥并见初效,而生物炭施用方式尚待优化,不同深度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和植株氮素分配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分析。本研究以不施生物炭为对照,设0-20、20-40、40-60 cm施用深度处理开展野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表施(0-20 cm)生物炭更有利于生物量提升,可有效提高总生物量19.3%,果实生物量较对照高出24.6%(P <0.05);在氮素积累方面,0-20 cm施加生物炭处理玉米(Zea mays)地上部分氮含量提升29.9%,果实以及叶鞘部分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 <0.05),两部分分别高出29.7%、42.3%,氮素积累情况与生物量提升情况一致;在土壤氮固持方面,0-20 cm施加深度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余处理,而适度增加施用深度(20-40 cm)更利于土壤铵态氮固持。各生物炭施用深度处理均能促进根系生长,20-40 cm施加深度下总根长显著长于对照(P <0.05),0-20 cm施加深度下总根表面积高于对照,高出49.1%,总根体积高出215.1%(P <0.05)。因此,生物炭施用深度0-20 cm能通过明显改善根系生长从而增加地上部分氮素积累,改善土壤硝态氮固持能力,提高饲用玉米产量。研究结果为饲用玉米养分管理和生物炭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饲草生产  生物炭  养分管理  氮素分配  根系形态  盆栽  雨养农业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32001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761)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