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松嫩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对刈割和长期放牧的响应

2024-02-15分类号:S812

【作者】卢彦达   丰吉   邵泽   付国猛   卢昱润   李海燕
【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摘要】为明晰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草甸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带性植被草甸草原在刈割和长期放牧利用下两种典型群落-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和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群落的调查与分析,探究了两种利用方式对群落植物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活型、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和长期放牧下羊草群落物种数为18种和21种,禾本科植物占比最高,分别为33.3%和45.45%;野古草群落物种数分别为39种和32种,禾本科植物占比为23.1%和21.9%。长期放牧增加羊草群落地面芽植物和野古草群落一年生植物占比,降低野古草群落地面芽植物占比。两种利用方式下两个群落饲用价值类型均以优良牧草的种类最多,占比分别为58.76%(刈割羊草群落)、53.33%(长期放牧羊草群落)、46.56%(刈割野古草群落)和46.63%(长期放牧野古草群落)。长期放牧显著降低了两个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和生物量(P <0.05)。与刈割相比,长期放牧下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呈增加趋势。长期放牧下羊草群落和野古草群落S?rensen相似性指数更高,两个群落植物物种相似度更高;而Cody指数在刈割利用下更高,两个群落物种组成在刈割利用下的变化幅度更大。刈割和放牧对松嫩草甸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适度的利用方式和保护措施将更有利于对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松嫩草原  利用方式  生活型  饲用价值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物种相似性  群落数量特征
【基金】2021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项目(哈尔滨中心)(ZD2022014901);; 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并行样地调查项目(哈尔滨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682);;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0101290JC);; “111”引智基地项目(B16011);; 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哈尔滨中心)(DD20230517)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