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尼桑黄核苷类成分的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细胞毒活性
2023-12-13分类号:TQ920.6;R284
【部门】三峡大学湖北省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宜昌市森林火灾预防中心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所含有的核苷类成分可开发为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活性的药品或保健产品等.该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瓦尼桑黄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核苷产量为指标,探究了最优发酵条件以及碳源、氮源、无机盐的最佳比例,并考察了添加不同前体物质以及调控因子对核苷产量的影响.试验筛选出影响核苷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外源添加前体物质如次黄嘌呤、腺嘌呤,并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接种量10%、初始pH值为7、培养温度32℃、摇床转速140 r·min~(-1)、培养时间5 d;最佳培养基配比:葡萄糖15.00 g·L~(-1)、蔗糖20.00 g·L~(-1)、蛋白胨5.00 g·L~(-1)、牛肉膏2.50 g·L~(-1)、MgSO_4 1.00 g·L~(-1)、CaCl_2 1.50 g·L~(-1)、ZnSO_4 1.00 g·L~(-1)、MnSO_4 0.50 g·L~(-1);最优前体物质和调控因子及其添加量:次黄嘌呤1.50 g·L~(-1)、腺嘌呤2.50 g·L~(-1)、丙酮酸钠3.50 g·L~(-1)、槲皮素0.25 g·L~(-1).在最优工艺下瓦尼桑黄液体发酵核苷产量为291.16±6.21 mg·L~(-1),是优化前的32.3倍.此外,该研究还比较了优化前后以及子实体核苷富集产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核苷富集产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最好,抑制率高于优化前以及子实体的富集产物,为瓦尼桑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瓦尼桑黄 核苷 正交实验 培养基优化 前体 调控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04237);; 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NPRD0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