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图式语言视角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解构与景观修复研究——以坪坦村为例

2024-03-12分类号:TU982.29

【作者】窦银娣   李萍萍   李伯华
【部门】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传统村镇遗产保护与活态利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摘要】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解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修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对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结合了图式语言理论,以坪坦村为例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对公共空间特征进行解构,提出景观修复策略。研究表明:1)以图式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坪坦村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通过解构分析坪坦村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得出了75种图式语汇,解构公共空间秩序法则得出了相邻、相交等词法与秩序性、时间性和本土性等句法,解构公共空间生长环境得出了自然、社会和文化语境。2)坪坦村公共空间表现出特征极为突出的侗族特色:公共空间布局中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情景交融;生产、生活与精神公共空间场所互动共生;公共空间节点多维嵌套,层次丰富。3)图式语言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修复路径:按“字—词—词组”层层递进织补空间元素;按“时间—空间—情感”循序渐进构建空间秩序;按“完善—修缮—重构”滚动式表达空间意境。研究通过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图式解析和特征解构,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修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传统村落  图式语言  公共空间  景观修复  坪坦村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