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谁在谈?谈什么?

2024-03-22分类号:F323;D422.6

【作者】豆书龙   朱晴和   丁大增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现存政策、理论与实践三种取向。主流政策派聚焦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顶层设计,围绕其历史必然性、提出必要性、实施机制、规避误区展开论述。学术理论派重点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内涵与立论基础,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意蕴,形成整体与内部二维视角解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论、百年乡建承继论、城乡融合发展论、外部风险应对论与“和”文化继承论等立论基础,并瞄准农民村庄复合向度探讨其内生动能。基层实践派主要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保障,认为应以县乡村三级干部、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实践主体,根据其各自定位承担不同职责,实现优势互补。然而,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体的农民却被排除在话语体系外,导致政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断裂。此种断裂与理论阐发、现实关涉、国际对话缺位等共同构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论深化与实践效能提升的制约因素。因此,未来研究应聚焦农民、理论、现实、对外和整体视角,提升研究实效性、学理性、针对性、包容性及系统性,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理论—政策”大循环。
【关键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主流政策派  学术理论派  基层实践派
【基金】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项目“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嵌合性发展模式研究”(22XJC710001);; 2024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新时代农民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2024QN025);; 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资助课题“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2452023315)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